德恒探索

境外上市资讯

2025-10-22


一、新增境外上市企业


2025年9月16日-2025年10月15日,共有11家中国内地企业在中国内地以外区域*上市。


微信图片_2025-10-23_110056_311.png


注:本处“中国内地以外区域”主要系指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及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以下内容如无特殊表述均指该意,文内不予以重复注释。


二、新增境外上市申请企业


2025年9月16日-2025年10月15日,共有78家中国内地企业提交中国内地以外区域上市的申请。


微信图片_2025-10-23_110105_752.png


三、新增境外上市备案企业


2025年9月16日-2025年10月15日,共有25家内地企业通过中国证监会中国内地以外区域上市的备案。


微信图片_2025-10-23_110140_893.png


四、备案重点关注事项


2025年9月16日-2025年10月15日,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相关反馈问题包含如下核心关注事项:


微信图片_2025-10-23_110156_990.png


五、IPO市场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


2025年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进一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不仅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也有利于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助力在岸离岸人民币市场协同发展。业务模式上,中国人民银行深入总结境内外回购市场实践,加强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机制和国际市场通行做法衔接,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供更大便利,也有利于促进优化境内债券回购业务机制。


六、热度案例分享


2025年10月15日,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竹生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办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75.HK),本次公开发行股票6733.35万股,发行价格11.60港元/股,募集资金总额7.8亿港元,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三大核心治疗领域的产品研发与商业化。


轩竹生物成立于2002年,2012年四环全资收购100%股权后,轩竹成为国内大型医药集团四环医药的创新药研究院。轩竹生物2018年开始独立运营,2020年获国投招商等资金A轮9.63亿元战略投资。2021年初,并购整合大分子生物药公司北京康明百奥。同年末完成B轮超6亿元融资。


(一)上市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esai Group)

注册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上市类型:H股直接上市

募资规模:全球发售共 67,333,500 股 H 股(香港发售 6,733,500 股,国际发售 60,600,000 股),发售价每股11.6港元

募资用途:

●约 45.0% 用于核心产品(KBP-3571、XZP-3287、XZP-3621)的研发与商业化

●约 14.0% 用于关键产品(KM602、KM501、XZP-7797、XZP-6924)的研发

●约 11.0% 用于其他候选药物(XZB-0004、XZP-5610、XZP-6019、XZP-6877)的研发

●约 20.0% 用于增强商业化及市场营销能力

●约 10.0% 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二)股权结构


招股书显示,轩竹生物上市前的主要股东为四环医药及其关联方。根据2022年5月25日的一致行动协议,车冯升医生、郭维城医生、孟宪慧先生及张炯龙医生(通过各自全资持有的实体)被视为一致行动人,间接持有约5,133,125,704股四环医药股份,对应四环医药已发行股本(不包括库存股份)约55.91%的投票权。四环医药则通过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轩竹医药及海南四环,持有轩竹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6.47%的权益。


紧随全球发售完成后,四环医药预计将间接持有轩竹生物约49.13%的股份,轩竹生物仍为四环医药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车冯升医生等一致行动人、其持股实体及四环医药相关附属公司共同构成一组控股股东。


本次发行中,轩竹生物亦引入基石投资者即北京德诺瑞朗十五期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基石投资者同意按发售价认购总额约76,597,514港元的发售股份。该基石配售为国际发售的一部分,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场形象,且相关股份将计入公众持股量。


(三)业务模式


轩竹生物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主要专注于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三大治疗领域。公司通过内部自主研发平台(小分子药物、生物药、临床开发三大技术平台)推动药物发现与开发,同时辅以外部合作与授权引进,构建多元化且均衡的研发管线。公司已实现部分产品的商业化(如KBP-3571、XZP-3287),并通过与分销商合作及自建销售团队进行市场推广。


(四)行业格局


轩竹生物拥有超过十种在研药物资产,其中三款核心产品已获NDA批准,一款处于NDA注册阶段,多款处于临床I-III期阶段。具备全面的内部研发平台和临床开发能力,已获得20项IND批准。在PPI、CDK4/6抑制剂、ALK抑制剂等领域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激光雷达行业的价值链涵盖多个关键环节。但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以下的风险因素:

●研发与监管风险:临床开发周期长、结果不确定;可能无法获得监管批准。

●竞争风险:面临来自国内外制药公司的激烈竞争,部分市场已有多个获批竞品。

●商业化风险:市场接受度、医保目录纳入、定价与报销政策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目前处于净亏损状态,依赖融资支持运营;现金流为负。

●第三方依赖风险:依赖CRO、CDMO、分销商等第三方合作方。

●知识产权风险:专利保护不充分或受挑战可能影响竞争力。

●政策与法规风险:医药行业受严格监管,政策变动可能影响业务。


展望未来,轩竹生物将借力资本市场,依托自身雄厚的研发实力与丰富的产品管线,进一步聚焦临床需求,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多、更优的创新药物。


注:以上全部内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汇总整理。


德恒境外上市法律服务中心(简称“境外上市中心”)隶属于德恒证券专委会,汇聚北京总部及分支机构港股、美股等境外上市领域的资深合伙人及律师,集全所优势资源,专注于境外上市全流程法律服务,包括项目承做、内核风控、资源整合、专业培训等,以卓越的执业能力护航中国企业全球资本市场布局。德恒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精准、高效的境外上市解决方案。


本文作者: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声明:

本文由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德恒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

相关搜索

手机扫一扫

手机扫一扫
分享给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