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恒新闻

聚焦私募基金痛点,走好最后基金清算一公里 —— 私募基金清算分享会成功举办

2025-09-19


2025年9月17日,德恒金融专业委员会邀请清算业务专家、头部私募股权机构基金部总经理戴浩坤老师、聚焦私募基金清算领域核心议题的开展专题分享会。本次会议围绕私募基金清算这一基金生命周期关键环节,深入剖析行业现状、痛点及解决方案,为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会议由贾辉律师(合伙人)代表德恒金融专业委发起、金融街智库协办。陈波律师在致辞中明确,私募基金清算作为保障投资人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 “最后一公里”,对管理人及清算主体的专业能力、执行效率提出极高要求。当前随着私募行业监管趋严,2025年重点私募证券基金税务清盘工作即将启动,行业面临清算周期长、目标不清晰、多方诉求难平衡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深度交流找到破局路径。


图片1.png


戴浩坤老师的分享聚焦私募基金清算全流程核心要点,为参会者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参考。他指出,私募基金清算涵盖自主清算、强制清算等多种场景,需精准匹配中企协材料清单、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同时明确管理人、投资人、清算机构等各方权利义务。这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保障清算工作高效推进的基础。针对行业普遍关注的“专业机构能力需求”,戴浩坤老师强调,优质清算机构需兼具合规把控、资产处置、多方协调能力,既要熟悉法律法规,也要能灵活应对股东矛盾、潜在法律风险等突发问题;而进入基金清算的核心目标,始终应围绕快速清退,任何与这一目标相悖的操作,都可能导致清算工作陷入僵局。


在行业现状与痛点剖析环节,戴浩坤老师结合大量实操案例,点出当前私募基金清算领域的三大核心难题。其一,清算周期冗长,部分基金因历史诉讼、资产处置受阻等问题,清算周期长达 3-5 年,严重影响投资人资金回笼;其二,人才分布失衡,多数基金机构将核心资源集中于投资端,清算端人才严重匮乏,导致清算流程推进缓慢;其三,目标定位模糊,部分机构在 “维护品牌形象”、“确保合规无风险”、“满足投资人收益诉求”等需求之间摇摆,多重矛盾交织下,清算工作往往停滞不前。


针对不同类型投资人的差异化诉求,戴浩坤老师也给出了针对性应对策略。对于国资投资人,合规性与资产保值增值是核心需求,需通过细化资产评估、优化处置方案,化解其 “不愿接受投资亏损” 的顾虑;对于上市公司投资人,权益变现是关键;而面对中小投资人,除了清晰解读清算流程、披露进展外,还需注重情绪安抚,可通过管理机构适度补偿协调等方式,缓解投资人焦虑情绪,推动清算工作顺利推进。


结合当前大模型发展到agent阶段,戴浩坤老师强调,在基金清算过程中,要利用好agent工具,让复杂个案转化成标准处置流程,从而提升基金清算效率,并现场分享大模型在处置股东纠纷中的应用案例。此外,戴浩坤老师还提到,随着证监会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私募基金清算正逐步从 “宽松化” 走向 “规范化”,基金清算难度不断增加,管理人的合规意识、责任意识需同步提升。他建议,机构应提前搭建清算应急预案,在基金设立初期就明确清算触发条件、流程机制,避免陷入被动。


图片2.png


范朝霞律师就自身案例进一步提出,相关机关承诺的税务优惠变成全额补足,相关清算工作难以开展的问题。应当将税务工作放到全局工作当中的什么地方?戴浩坤老师表示应当安排税务前置。一般在不良资产处置的环节上就需要完成对于税务的清算。一般在实际操作中,定清算方案时会通过管理人提前介入进行财务沟通,和政府进行沟通,但是有些地方是没有办法。


图片3.png


康欣律师(博士)就国资相关基金清算问题与戴浩坤老师进行深度沟通。


会议尾声,陈波律师对戴浩坤老师的分享表示感谢,并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为行业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不仅厘清了私募基金清算的核心难点,更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相关搜索

手机扫一扫

手机扫一扫
分享给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