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恒助力山东昌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预重整项目顺利推进
2025-08-27
案件介绍
近日,费县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山东昌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诺新材”)进行预重整,并指定德恒济南办公室担任临时管理人。该案件由德恒济南办公室主任、合伙人律师高秀峰担任项目专家顾问,合伙人赵妤律师担任负责人,单进、庄鑫、徐孜男、魏敏等律师及助理组成项目组承办。该项目是德恒在企业破产与拯救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充分彰显了德恒在复杂商事争议和破产重整业务中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
案情简介
昌诺新材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绿色环保非织造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汽车内饰、服装、家具等多个领域,具备良好的技术积淀和市场基础。然而,因前期研发投入大、融资成本高,企业近年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负债规模达2.3亿元,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在接受委托后,德恒济南办公室迅速组建专业破产律师团队,全面梳理企业资产、负债及经营情况,深入评估其重整价值与清算风险。经研究发现,若直接破产清算,不仅普通债权清偿率极低,企业核心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也将面临贬损风险,同时还将引发职工失业、产业链波动等社会问题。而昌诺新材仍保有4条先进生产线、多项核心专利,新开发的超细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具备显著再生潜能。
基于全面研判,德恒律师提出了“以预重整引导正式重整”的程序方案,围绕“委托经营、分期支付、兼顾发展”三大核心策略,为企业量身制定系统性重整预案。通过积极沟通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主要债权人,团队逐步凝聚共识,夯实了重整程序的社会基础和制度保障。
费县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昌诺新材进行预重整,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司法保护下的加速推进阶段。通过预重整程序,企业将在保持生产经营的同时开展债务重组和资源整合,有望实现多重积极成效:一是快速注入运营资金,恢复企业自身造血能力;二是拓宽资本路径,增强市场信心与发展后劲;三是大幅提升债权清偿比例,保障债权人权益;四是稳定职工就业,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稳定。
典型意义
昌诺新材预重整案是德恒拟综合运用“非诉协商+司法重整”方式化解企业危机的典型案例,体现出德恒在企业纾困、资源整合、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未来,德恒将继续秉持“专业、勤勉、尽责、高效”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更精准、更成熟的法律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重塑价值、重现生机,为优化营商环境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项目组主要成员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