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恒新闻

德恒成功举办民商事争议解决司法实务论坛,聚焦审判监督程序中的实务问题

2025-07-07


微信图片_20250708100312.png


2025年7月4日,由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主办的民商事争议解决司法实务论坛隆重举行。孙钢宏主任致辞,北京大学法学院潘剑锋教授主题演讲,王建平、史西岗、陈旻、刘美邦等合伙人进行深度分享,围绕特殊救济程序的“特殊性”本质、再审程序的实务问题、执行救济制度冲突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剖析再审程序痛点,探寻审判监督程序中的实务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708100318.png


微信图片_20250708100323.png

▲孙钢宏主任:德恒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执行主任、全球合伙人


德恒党委副书记、执行主任、全球合伙人—孙钢宏主任指出:“特殊救济程序是司法公正的‘最后防线’,但其‘特殊性’在于以最小程序成本实现最大实体正义。唯有坚守程序独立性、严格适用边界,方能避免‘救济通道’变为‘程序迷宫’。”



微信图片_20250708100328.jpg

▲潘剑锋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法学院潘剑锋教授以“不忘初心:认识特殊救济程序之‘特殊’”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潘教授指出,当前特殊救济程序存在独立性缺失的体系困境,仅有制度框架而缺乏独立程序规则,导致实践中依赖普通程序审理再审案件,模糊了“通常救济”与“特殊救济”的界限。他强调,再审作为“消防通道式纠错机制”,其核心功能是突破既判力纠正生效裁判错误,必须严格区别于通常审级。针对现状,潘教授提出构建独立程序规则、体系化整合、坚守穷尽救济原则等优化路径,呼吁回归“司法是纠纷解决终点”的初心。


微信图片_20250708100333.png

▲王建平律师:德恒全球合伙人、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专委会主任


王建平律师分享的议题是民事诉讼程序瑕疵的救济。


微信图片_20250708100338.png

▲史西岗律师:德恒北京办公室合伙人、重大疑难案件协调中心秘书长


史西岗律师分享议题再审程序的效率与公正。


微信图片_20250708100343.jpg

▲陈旻律师:德恒北京办公室合伙人


陈旻律师分享议题执行异议与执行异议之诉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708100348.png

▲刘美邦律师:德恒北京办公室合伙人


刘美邦律师分享了再审案件筛选的独特视角。


本次论坛形成三大核心成果:

1. 制度革新方向:推动特殊救济程序从“依附普通程序”转向“独立规则体系”,明确再审的有限纠错功能;

2. 实务协作机制:建立律师与法院的“再审案件筛选指引”,减少无效申诉;

3. 终局性文化倡导:呼吁通过优化程序降低“迟到的正义”,维护司法权威。


微信图片_20250708100353.png


德恒争议解决将持续深耕审判监督领域,以专业力量推动司法终局性从理念走向制度现实。

相关搜索

手机扫一扫

手机扫一扫
分享给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