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恒探索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系列规则解读之(五) ——

《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

2020-04-29


微信图片_20200507105340_副本.png


前言: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总体方案》”)。为贯彻落实《总体方案》,同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注册管理办法》”)《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持续监管办法》”)在内的四部部门规章草案、深交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重组审核规则》”)等八项业务规则草案(“系列规则”),《持续监管办法》《上市规则》《重组审核规则》与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1](“《重组办法》”等共同构成了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基本规则体系(“新规定”)。


笔者在本文中对新规定相关规则要点进行总结并与原创业板上市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规则(“原规定”)进行对比,方便读者了解试点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制度变革,本文系本所针对系列规则解读的第五篇。


一、新规定的亮点


(一)营收指标增加最低营收额

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为避免轻易触发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定在重大资产重组的认定标准之营业收入指标中,另设置了“超过5000万元”的标准,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00507105344.jpg


(二)重组上市设财务“硬门槛”

继修订《重组办法》之后,《持续监管办法》《重组审核规则》进一步明确允许创业板公司实施重组上市,与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规则[2]类似,中国证监会根据重组上市标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是否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为创业板公司重组上市设置了相应的财务“硬门槛”,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00507105347.png


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即使标的资产尚未盈利的,同样可以通过重组上市。但约束条件则是:在上市公司重组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自交易所取得的股份登记之日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得减持该部分股份;自交易所取得的股份登记之日起第4个完整会计年度和第5个完整会计年度内,每年减持的该部分股份不得超过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2%。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创业板IPO的条件,创业板重组上市仅选用了净利润、营业收入、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并未选用创业板IPO中的市值指标。


(三)调减发行股份价格下限

结合创业板上市公司实际运作情况,新规定参考科创板相关规则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股份价格设定了更具有弹性的股份发行定价机制。《持续监管办法》规定,创业板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发行股份的价格与原规定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00507105351.png


笔者认为,上述调整主要考虑到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能存在收入规模较小、尚未盈利等特点,以及现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情况,该调整提高了实体标准与条件的包容性,有利于被重组方取得更为合适有利的估值。


此外,从香港资本市场的实践来看,过去四年港交所有超过400起代价发行(类似境内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发行价格在市场参考价80%以上的占比超过九成[3]。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股份价格的定价机制也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相应定价机制更加接近,也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推进的体现。


(四)支付方式的多元化

新规定参考了科创板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支付方式,相比主板及中小板更具多元性和灵活性。《持续监管办法》第二十四条明确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定向可转债、定向权证、存托凭证购买资产或与其他公司合并的,参照适用《重组办法》、《持续监管办法》等有关规定。《持续监管办法》没有规定的,适用《重组办法》等有关规定。


在遵循《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有关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重组审核规则》,创业板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购买资产的,明确可以与特定对象约定转股期、利率及付息方式、赎回、回售、转股价格向下或者向上修正等条款,但转股期起始日距离本次发行结束之日不得少于6个月。


上述规则有利于增加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交易谈判弹性,为交易提供更为灵活的利益博弈机制,有利于有效缓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压力及大股东股权稀释风险,丰富并购重组融资渠道。


(五)标的资产符合创业板定位

根据《注册管理办法》,创业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创业板与科创板对重组标的资产的定位要求对比如下:


微信图片_20200507105355.png


笔者认为,与科创板相比,深交所在《重组审核规则》制定中充分考虑存量企业的并购重组需求,不强制要求与上市公司具有协同效应,为其进行转型升级或产业并购留下制度空间。


(六)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并购重组相关特别规定

《持续监管办法》和《重组审核规则》延续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对创新试点红筹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或者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及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拟购买资产涉及创新试点红筹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财务指标等作出了相应规定,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00507105359.png


笔者认为,监管对于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或者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创新试点红筹企业,或者创业板上市公司拟购买资产涉及创新试点红筹企业既提出了要求,也给予了一定的便利。一方面在计算重大资产重组认定标准等监管指标时,要求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或调整财务数据;另一方面在程序层面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的创新试点红筹企业按照境外注册地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并履行披露相关报告。


二、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核流程


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将进一步推进“阳光审核”,明确重组审核时限,提高审核的可预期性;向市场全程公开受理、审核问询等审核进度,审核过程更加透明。


根据《重组审核规则》,深交所自受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至出具审核意见不超过45天,受理重组上市申请至出具审核意见不超过3个月。衔接《持续监管办法》5个工作日注册生效的安排,整体形成了“时间更短”“预期更明确”的审核制度安排。在审核程序方面,形成了申请与受理、发行上市审核机构会同创业板公司监管部门(“重组审核机构”)/上市委员会审核、向证监会报送审核意见等环节,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00507105402.png


三、结语


本次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制度的改革,吸收近年来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成果,传达了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原则及理念。笔者相信本次制度改革有利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作用,笔者也会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制度的后续发展和市场实践情况保持持续关注。


文中备注:

[1]关于中国证监会2019年10月18日发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解读详见《上市公司“重组新规”要点解析》)

[2]关于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规则解读详见《新规解读——科创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之“特别规定”》

[3]来源:中国证券网,《科创板并购重组注册制来了,细看十大亮点!》,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e6zW3KVxVgV1VGErMOcT6g。


本文作者:

微信图片_20200507110357_副本.png                               


王浚哲

                               

律 师

 


                 

王浚哲,德恒上海办公室律师;主要执业领域为金融证券、并购重组、投资融资、公司合规和风险控制等。                

邮箱:wangjz@dehenglaw.com                


       

微信图片_20190829095644.jpg                                       

 

 

孙军伟

                               

律 师

 


                             

孙军伟,德恒上海办公室律师;主要执业领域为公司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及常年法律顾问等。

邮箱:sunjw@dehenglaw.com 



指导合伙人:

$RD58YZ3_1.jpg                               

 


徐建军

                               

合伙人 / 律 师 



                 

徐建军,德恒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证券专委会负责人、德恒北京办公室合伙人;主要执业领域为企业融资、境内外股票发行上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邮箱:xujj@dehenglaw.com                


微信图片_20200429225304.png                        

 


李珍慧

                       

业务合伙人/律师

 


             

李珍慧,德恒上海办公室业务合伙人、律师;主要执业领域为境内外首发上市,股权、资产兼并收购,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再融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私募基金资产管理业务等。            

邮箱:lizhenhui@dehenglaw.com            


声明:

本文由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德恒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    

相关律师

  • 李珍慧

    合伙人

    电话:+86 21 5598 9888/ 9666

    邮箱:lizhenhui@dehenglaw.com

  • 徐建军

    合伙人

    电话:+86 10 5268 2888

    邮箱:xujj@dehenglaw.com

相关搜索

手机扫一扫

手机扫一扫
分享给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