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恒探索

法律关系解码:主播与MCN机构的爱恨情仇

2020-04-22


微信图片_20200423082714_副本.png


引言

近日,因在疫情期间拍摄武汉VLOG而走红的“林晨同学”控诉MCN机构的视频引发行业热议,主播与MCN机构之间的合作争议重回大众视野。虽然主播多与MCN机构签署《演艺经纪协议》、《合作协议》等受《合同法》约束的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但往往又会在协议中约定人身强管理、强约束性等涉及劳动法律关系的条款及高额违约金条款,容易导致双方之间从最初的“一见钟情”演变为最后的“反目成仇”。


本文以主播与MCN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梳理入手,厘清不同法律关系下的纳税义务,并附上《演艺经纪协议》《劳务合同》及《劳动合同》标准模板,以供行业内主播及MCN机构参考。


一、雾里看花:主播与MCN机构是什么关系?


主播与MCN机构之所以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核心在于合作伊始双方就对各自定位出现了“认识错位”,对彼此之间的法律关系认知不足,表面上即体现双方为对主播收入的纳税义务问题的理解不清。而该“认知错位”导致双方均对对方有了错误的“期待”,而无法实现的“期待”一旦落空,必然会引发二者的矛盾。


1.法律关系道不明

在业内,主播与MCN机构(即Multi-Channel Network,指通过资本及团队运作保障主播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以最终实现商业变现的机构)之间签署的协议类型,除简单的约定主播依据MCN机构要求为其提供劳务服务的《劳务协议》外,往往会签订《演艺经纪协议》(实践中MCN机构与主播之间签署的合同可能存在《艺人经纪协议》、《主播经纪合同》、《演艺经纪合同》等不同名称,为方便表述,统称为“《演艺经纪协议》”),约定MCN机构与主播之间为合作关系,MCN机构作为主播的独家经纪人,负责安排主播的一切商务活动,主播须服从MCN机构的商务安排及其他要求;双方就商务活动所获收益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MCN机构除向主播支付收益分成外,不承担为主播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的义务。


然而,近年来,主播诉请法院要求确认与MCN机构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案件屡见不鲜,也确有不少法院最终判定二者之间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MCN机构因此需向主播承担《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规定的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事实上,主播与MCN机构之间,无非存在以下三种法律关系:


(1)劳动关系:即强人身隶属关系,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制。主播在MCN机构的管理、监督和指挥下为MCN机构提供劳动并收取劳动报酬。在此种法律关系下,MCN机构作为用人单位则需承担《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义务,主播对MCN机构具有从属性,亦可依法享受社保、住房公积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2)一般劳务关系:无人身隶属关系,受《合同法》规制,主播与MCN机构作为平等法律主体,主播依据MCN机构要求为其提供具体的劳务并获取劳务报酬。在此种法律关系下,双方主体地位平等,除MCN机构需承担代收代缴的法定义务外,双方可自由约定彼此需承担的权利义务(下称“劳务关系”)。


(3)经纪合作关系:无人身隶属关系,受《合同法》规制,主播自主负责持续的内容创作与产出,MCN机构为主播提供商业资源、账号运作、粉丝管理等方面的赋能服务。司法实践中大都将《演艺经纪协议》看作是一类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综合性协议,在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要求合同双方依据协议中关于委托、行纪、居间等相关约定和《合同法》的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下称“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下,主播与MCN机构各自的权利义务也不尽相同。


2.纳税义务理不清

不同的法律关系下,主播与MCN机构所承担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实际也各不相同:


微信图片_20200423082718_副本.png


根据上表可知,当主播与MCN机构之间为劳动或劳务关系时,主播所获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劳动报酬所得,归入综合所得适用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同时MCN机构作为扣缴义务人,在向主播支付收益分成时,需履行代扣代缴义务;而当主播与MCN机构之间为合作关系(针对前文所称的主播自主经营,MCN机构赋能的合作情形,主播亦可通过其自主设立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法律主体名义与MCN机构签约,下同)时,主播所获收入属于经营所得,适用5%-3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自主纳税申报,MCN无需承担代扣代缴义务。


二、云开雾散:主播与MCN机构的权利义务如何界定?


如上文所述,在不同法律关系下,主播与MCN机构所需承担的权利义务与纳税责任不尽相同。对此,我们就不同情形下主播与MCN机构的主要权利义务做了梳理,并特别拟定了《演艺经纪协议》、《劳务合同》及《劳动合同》标准化模板,就主播及MCN机构需重点关注的条款做了批注及要点解析,供业内主播与MCN机构把控协议要点,切实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微信图片_20200423084506_副本.png


三、结语


“林晨同学”事件暴露出如今行业内MCN机构签约主播时存在的一些乱象,即所签署的协议法律关系不清、纳税义务不明,以致彼此对各自的权利义务边界有了“认识错位”,从而引发矛盾。


在强人身隶属属性的劳动关系下,MCN机构需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承担用人单位法定义务,同时主播则可依法享受社保、住房公积金及其他福利待遇;在无人身隶属属性的劳务关系下,MCN机构除需承担代收代缴的法定义务外,双方可自由约定彼此需承担的权利义务;而在主播自主负责内容创作与产出、MCN机构负责赋能的合作关系下,双方则可自由约定彼此需承担的权利义务、自行申报纳税。


作为舶来品的MCN机构,显然并未完全与国内本土行情相融合。在缺乏行业规范的初期发展阶段,如果放任伪“MCN机构”打着优质运营扶持的旗号签约达人,市场将会被极大扰乱,无法实现主播与优质MCN机构的迅速、精准、高效匹配。


谨以此文及拟定的《演艺经纪协议》、《劳务合同》及《劳动合同》标准模板,供业内主播及MCN机构参考,明确彼此之间所存在的法律关系,厘清各自纳税责任及权利义务内容,做到各自定位清晰,从现实出发、不求奢望,一切矛盾自然迎刃而解。


点击下载本文相关协议模板

注:本文及所拟定协议模板仅供一般性参考,在任何意义上不应被视为就特定事项提供了法律意见;且由于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可能发生修改、补充或废止,相关分析届时需相应调整。


文中备注:

[1]为免疑义,本文主播均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不讨论主播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况。

[2]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66号)的规定,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为公众举办的现场文艺表演活动),演出经纪机构需要向文化主管部门申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尽管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法院并不会因为经纪合同的签约主体缺乏演艺经纪机构的资质,从而否定双方签署的经纪合同的效力,但也有个别法院认为经纪合同中涉及营业性演出的部分,签约主体须具备相关资质,否则该等条款无效(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8)一中民终字第14677号杨蔼玥与老孙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合同纠纷上诉案)。


本文作者:

微信图片_20190614094219.jpg                                        

 


高亚平

                                             

业务合伙人 / 律 师

 


                       

高亚平,德恒上海办公室业务合伙人、律师,德恒上海税法业务中心负责人之一;专注于税务筹划、境内外上市与并购重组,擅长于社交电商税务筹划、投融资与平台合规运营相关法律服务,是国内最早从事社交电商、共享经济及平台内经营者合规运营及税务筹划法律服务的律师。                        

邮箱:vera.gao@dehenglaw.com                        


微信图片_20190614094223.jpg                                                

 


周 梦

                                                     

律师助理

 


                               

周 梦,德恒上海办公室律师助理;专注于社交电商平台税务筹划、投融资与平台合规运营相关法律服务,曾为多家社交电商平台提供企业合规风控、股权架构设计与投融资等相关法律服务。

邮箱:zhoumeng@dehenglaw.com                                


微信图片_20191015094303.jpg                                       

 


纪 倩

                                             

律师助理

 


                       

纪 倩,德恒上海办公室律师助理;专注于社交电商平台合规运营、投融资与税务筹划等相关法律服务,参与过多个社交电商平台合规风控、税务筹划及公司投融资项目。                        

邮箱:jiqian@dehenglaw.com                                


声明:

本文由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德恒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

相关搜索

手机扫一扫

手机扫一扫
分享给我的朋友